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陕北绥米唢呐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时间:2012-07-09 21:06 字体设置:

唢呐是一种外来乐器,据考证在金元时期由波斯、阿拉伯一带传入我国,最先作为宫廷器乐演奏。到明代,戚继光用于军中作为军乐,以后,逐渐传入民间。经过长期的改造和发展,形成了“喇叭”和“大吹”两个流派。所谓“喇叭”即今日的高音唢呐;“大吹”即今日的中音唢呐,民间称之为“大唢呐”,也就是陕北绥米唢呐。

陕北绥米唢呐,仅从明代算起,迄今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激扬高亢的唢呐声数百年来回荡在陕北的山山峁峁,沟沟岔岔,溶入陕北人的生产、生活、生命之中,成为陕北人文化需求、文化生命的一种独特符号。

绥德、米脂地处胡汉进退、平沙凉月、壮士残戈的动荡边陲之地,人们长期生活在远离皇畿帝乡,荒凉贫瘠的浑厚黄土地上,广阔的荒原,浑厚的土地,艰苦的生计,对生的渴求,命运的抗争,形成了陕北人独具的生存方式和文化心理。这种独具的生存方式和文化心理,与唢呐高亢嘹亮、粗犷深沉乃至吼天撼地的乐声,产生了心灵的共通、共鸣,唢呐音乐逐渐溶入下层民众的生活、生命之中,成为平民百姓情感宣泄的最好载体。一曲曲唢呐声是陕北人对宇宙的认识、人生的感悟的一种凝聚与升华,是平民百姓或喜或怒或乐或悲或忧的表白。

经过多少代唢呐手和唢呐乐户吹奏、创作的传承,完成了唢呐乐器到音乐的引进、发展、完善、兴盛的漫长过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陕北大碗唢呐。在解放前的数百年里,由于吹鼓手被认为是“下九流”,受到普遍歧视,所以唢呐音乐发展速度不是很快。解放后,特别是建国初期,唢呐艺人地位提高,唢呐音乐获得新生,发展较快。“文革”时期,唢呐视为“四旧”被禁锢,唢呐音乐受冷落。改革开放以来,陕北绥米唢呐进入了新的发展高速期。民间唢呐手遍布各地,唢呐又成为婚丧嫁娶、喜乐庆典的最主要演奏形式,唢呐重新落入人们的生产、生活、生命之中。尤其是1998年金秋10月,绥德汉唢呐团组建后的丰硕果实,成为西北文化艺术领域中的一大亮点。绥德汉唢呐团先后参加了全国第四届城市运动会闭幕式、陕西省九九年春节文艺晚会、二OO三年首届中国老年艺术节、电信杯陕西省第三届艺术节等二十余次国家、省市大型演出活动,均获得成功,受到组织单位的嘉奖。

米脂大秧歌:黄土高原上的一朵奇葩

表演形式:表演时人数不限,少则数十,多达数百。队形由一撑伞者(称伞头)领头,另有一身挎一串马铃、手执一把蝇甩子者(称马俳子,伞头的保镖)随其后,在锣鼓唢呐声中带领表演者,扭出各种队形,如"卷白菜心""十二莲灯""十字梅花""二龙出水""盘龙过街""大游四门""五马空城"等。舞蹈动作有"原地扭""十字步""三步一停""抖肩步""金鸡独立""抬头望月"等。农历正月初七人日(也叫"人七")过后,开始闹秧歌,俗称"起秧歌",这是一年一度城乡"闹红火"最集中的一段时间,一直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才停止。凡爱好扭秧歌的城乡群众,自愿参加到秧歌队里。参加者大多服装随意,腰里扎根红绸子,扮女角的手摇彩扇,或动作划一,或即兴随乐。秧歌队里一定要有扮天官、春官的,丑角化装成蛮婆、蛮汉、赃官等。另外有两个扮饰性情暴烈汉子为牌,队尾有一人饰老乞,持一乞棍挑一件破羊皮袄断后。

近现代发展情况:红军到达延安,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后,经文艺工作者对陕北大秧歌的不断改进,使它在化装、服饰、表演、唱词、动作等方面有所创新,被誉为"新秧歌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陕北秧歌流传全国,深受群众喜爱。随着改革开放,秧歌再度兴起,除春节期间是不可少的活动外,大型会议、工程奠基或竣工典礼、迎送贵宾等重要活动,亦有秧歌助兴。

表演时间统计:传统秧歌活动程序大致如下:〔起场〕农历正月初七之后,村里的秧歌队集中起来,村长(或神会会长)宣布秧歌演出活动计划及纪律后,锣鼓、鞭炮齐鸣,秧歌队舞动起来,拉开秧歌活动序幕。〔谒庙〕起场后,秧歌队来到寺庙,伞头烧香磕头,唱神秧歌词,众舞者接唱尾句,表达百姓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愿。扭起舞来,神态虔诚,表演认真,意为"娱神"。〔沿门子〕(又称"排门"),谒庙后第二天,秧歌队开始挨家挨户拜年。旧时,有严格的讲究,根据社会地位、门第高低,贫富有别,一般先官后民、先富后贫、先东后西、先高后低。受拜家户送烟酒、糖果点心及装钱红包,以表谢意。〔搭彩门〕沿门子完毕,各村秧歌队进行互访,它是村邻间互访互拜的一种秧歌比艺活动。春节前后,在村、镇十字路口及广场上搭起丈余高的彩门,来访的秧歌队交织在每道彩门前,接受主村秧歌队伞头盘歌(对歌)形式的提问,并立即以歌作答。如若回答不出,客队往往被拒之门外,不能进村表演,若对答如流,则被迎进村里进行表演。〔转九曲〕俗称"九曲秧歌",在正月十五元宵节观灯时举行,是春节期间最后一次闹秧歌活动,俗以彩灯排成各种图案(大多以道法八卦为图)的灯阵,转九曲者如顺利转出阵外,则预示来年吉祥太平。另说转九曲可消灾免难,故这一天人们竞相参加。

传奇民间焰火——米脂铁水打花

铁水打花”又叫打铁花,是米脂县独特的民间花会活动形式, 被视为一种古老的焰火,一般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的晚上即每年的元宵节前后进行表演,以祈求国泰民安、五谷丰登,亦有祥和喜庆之意。

铁水打花最初是道士们为祈福禳灾、驱邪镇宅的法事活动,请来民间金、银、铜、铁、锡五色匠人造访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将铁水打散开来,以祭奠他们共同的祖师——太上老君。以后五色工匠们在每年的庙会、开业庆典时为显示本门派、本行业气势,取悦社会各界和城乡群众,将铁水打往树上使之更具观赏性。打铁花既有道教的神秘色彩,又具五色工匠的行业特点,到北宋以后逐渐形成了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大型民间传统焰火,曾在陕北地区广泛流传。

铁水打花起源于北宋,鼎盛于明清,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从前,米脂县城东的三里楼庙会每年都有打铁花助兴,后因种种原因中断,各地相继失传。近年来,米脂县文化部门通过深入民间发掘整理,才使这一传奇的民间焰火传承至今。

据米脂县南关老铁匠艾小师傅讲,很早以前的娱乐活动形式单一,过年时有钱人放爆竹,没钱的铁匠就把炉里的铁水打出去,图个好看和热闹,可谁想到,这火树银花比鞭炮、礼花还要炫丽壮观。这样一代传一代,铁水打花的绝活就流传了下来。我不敢肯定今天的礼花就是由它演变而来的,但可以肯定,它确确实实是那个时代的礼花。

铁水打花的主要工具是坩泥锅和坩泥勺,那是用一种极耐高温而极粘的“泥”捏制的。坩泥锅的样子就像旧时的一种食品——窝窝头,坩泥勺的形状很像古时候的指南针——司南,这都是能工巧匠几下就可以完工的活计,然而非常易碎。铁水打花的主要原料为生铁、锯沫等。夜幕降临,匠人们将砸碎的生铁装入坩泥锅中,拉起风箱,将铁熔化成沸腾的铁汁后,打花者从坩泥锅中用坩泥勺舀出铁水,倒在放有湿锯沫且用水浸泡过的木板上,锯沫立即燃烧,但不起明火,打花者随即快速离开炉子,平端着盛了铁水和锯沫的木板跑出几十步,先将铁水与锯沫向上抛起二三十厘米,在铁水还没有落地的瞬间,用木板对准铁水猛击,酷似棒球运动员击球时的动作,顿时,铁花像金蛇飞舞,从高处倒悬坠落如火树银花,场面甚是壮观。

据说,最初铁水打花用的只是铁水一种,后来发现,铁水的“花”是红色的,铜水的“花”是绿色的,铝水的“花”是白色的。在火炉里加些铜、铝,打起的“花”就显得五彩缤纷了。但是为了节省成本,至今还是只用唯一的金属原料铁来打花。

打铁花必须有高超的打花技艺,难度较大。很多技巧只能在操作和实践中去体验,去领悟,而且需要一定的胆量。所以,千余年来,这种技艺只是在铁匠和铜匠中流传。铁水打花的铁水温度高达1600℃—1700℃,若温度不够,铁水溅得不散,也迸不出金花,若溅到表演

者或者群众身上,后果不堪设想。所以铁水打花的把式都是经验丰富而且胆识过人的高手。他们表演的时候都要戴一个大沿帽子,并且把劳动布衣裤或者老羊皮袄反过来穿在身上,这样可以防止被飞溅出来的铁花烫伤。

米脂铁水打花是陕北地区较为独特的民间焰火艺术,既体现了本地区的文化特色,又反映了文化交融的历史脉搏。铁水打花成本不高,取材方便,可多可少,表演灵活,近年被发掘出来后,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和专家们的高度评价。据说,在打花鼎盛时,工匠们往往十多家一字排开,无形中你追我赶,一家胜似一家,场面颇为壮观。艾小师傅颇为自豪地说:“山西省和河北省蔚县的打花都是把铁水摔在墙上,而我们是击向空中,他们的打花远没有我们的技术含量高。”据说,今年台湾将邀请他们去表演。

早期冶铁工匠们在用他们的汗水创造财富的同时,也用他们的智慧创造了这种营造欢乐气氛、庆贺节日的独特方式。然而,随着烟花焰火的异军突起和铝合金、塑钢、不锈钢等材料日新月异,铁匠和铜匠的前景渐趋衰落。且由于组织不易,后继无人,铁水打花濒临危境。

目前,米脂县唯一打花的组合是艾小师傅、何和旺老人和他的两个已过不惑之年的儿子。铁水打花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传统民间习俗的命运并不乐观。

近几年,米脂县为了大力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也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这个曾经特有的民俗活动,已做出许多努力:每年拨出专款,邀请打铁花艺人在正月十五元宵节进行表演;力争为米脂铁水打花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方筹集资金争取在这一两年内成立一支专门的铁水打花表演队,让它走出米脂,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技艺;将传统的火炉改为乙炔气炉,把现代科技融入到传统技艺当中,使之更具环保性、安全性、观赏性。但愿这种古老而传统的民俗活动能够给更多的人带来别样的喜庆和欢乐,也愿这种古老的民俗活动能有更广阔、更长远的发展空间。

米脂的民间剪纸

精巧细致,惟妙惟肖,丰富多彩,民间有很多的高人。贾平凹在《古炉》后记中提到,陕北一个能铰花花、目不识丁的老太太周平英,“剪出的作品却有一种圣的境界”。周平英就是米脂善家沟村一个已故的民间剪纸艺人。早在2000年,她和孙女杜君的剪纸作品已经跨越大洋,在美国三所大学的艺术展馆中先后展出,历时半年多。同时《周苹英剪纸作品》一书在美国正式出版,还被《中央电视台》等刊物和媒体大量发表、介绍。为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民间文化,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返回文化旅游首页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打 印】【顶 部】【关 闭 来源:未知 编辑:姬雄飞

 

免责声明:
1.凡来源注明“365备用地址”的作品,其版权归365备用地址所有。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365备用地址”。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或图片外,其他文章或图片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